音乐艺术导论(十七)

2022-09-20 12:01:29      点击:

    当然,时常还有许多种其他的舞曲形式被采用到组曲里,不过这些都不是这本册子所需要逐一说明的。有人常用“帕尔提塔”和“奥尔德瑞”两术语当做组曲的同义词。

     其次是奏鸣曲,这术语在初期和后来意义上是极不相同,这在下面将要加以说明。起初它的意思只是表示一种“演奏的东西”,以别于“歌唱的东西”。一般地说包括四个乐章,(慢、快、慢、快)许多都是对位性质,是直接从古老的歌曲“康左纳斯”和赋格曲引申而来。

    关于“奏鸣曲”这术语,如果看一看格罗夫音乐词典,便可以了解,它是不可能用少数几句话能够说明的。早期的奏鸣曲可以确切的说也是包括几个乐章的。它们是由二部形式或三部形式作成,虽然在风格或节奏方面不尽相似,但内部组织却非常相近。而“厅堂奏鸣曲”是比“教堂奏鸣曲”在性质上较为轻快,这也是无可怀疑的事实。

    我们现在要说一说,在“组曲”和“奏鸣曲”中的乐章,它们是怎样把简单的二部形式和三部形式形成比民歌形式更为长大、更为雄辩的乐章的。

    在二部形式的乐章,第一件要说明的是调的系统。一个典型的二部形式乐章是分成为两个部分的,从有双纵线的地方划分开,每一半重复一次,前半开始在主调上,随之转调,结束在双纵线处,静止于最接近的关系调上----属调或关系大调(如果主调是小调)。最后回到原调并延续一个相当时间,以形成原调在乐章中的优势。

    这种调的结构的统一,目的是在加强主题材料的使用。这它并不需要原原本本的重复,不过在后半开始的时候,常是引用前半开始的句子----巴赫这类的曲子,常是很好的例子。直接的旋律的转位,最后的静止也常常是重用在双纵线结束时所用的静止,同时引入静止的短句也是同样。除此之外,还有前半节奏与旋律的外形轮廓,常常在后半中循环出现。如此,虽然主题并不原原本本的重复,前后两部分待测长短也并不一样(后半包括更多的转调,所以往往较前半长),但全曲由此可得到一种平衡与协调。如果要把这形式用图表来解释,那么图形便是这样:A1----B2:II: A2----B1、数字式表示调,字母是表示旋律开始和结束的短句。

    三部形式乐章。在调的安排和转调方面与二部形式乐章是相似的。一般的情形----用临时记号比用系统转调的多------是使用主题的材料。它的不同之处是在后半部。当循环又轮回道主题原调时,乐章开始的乐调也同时回转,在原调上全部或一部分予以重复。

QQ咨询
点我咨询
QQ咨询
点我咨询
加微信咨询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