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十二)
3.波斯---阿拉伯体系:
我国采用这一体系的民族主要有三个: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其中塔吉克族的语言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乌孜别克族是从元代开始陆续从中亚布哈拉、撒马尔罕等地迁移来的。维吾尔族的故乡是南疆,即塔里木盆地周围。据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语言学家们研究,在一千多年以前,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巴楚、喀什一带)主要使用属于印欧语系伊朗语族的中古伊朗语,塔里木盆地以北的库车、焉耆、吐鲁番地区则使用另一种特殊的印欧语。古代塔里木民族在人种上属高加索种,关于这一点《北史》卷九七有明确的记载:“自高昌(今吐鲁番)以西诸国人等深目高鼻。”现代维吾尔族主要由公元840年从蒙古高原西迁的回纥人和古代塔里木盆地的居民融合而成。近年来,我国医学界专家经过血红蛋白疾病调查发现,维吾尔人至今保持了古代中亚、阿拉伯地区高加索人种的遗传因素。所以,维吾尔族、塔吉克族和乌孜别克族采用波斯---阿拉伯体系,都有其深刻的人种、语言及历史方面的渊源,而不能只从信仰伊斯兰教、接受伊斯兰文化一方面探索。
目前我国音乐学界对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研究还很不够。有人从中国音乐体系的观点出发来研究它,也有人把它和欧洲音乐体系等同起来,这两种做法都不能揭示这一体系的本质及其内部规律,不能真正认识它。
波斯---阿拉伯音乐体系除运用不带腔的音之外,也大量运用带腔的音,但这种带腔的音和中国音乐体系中的音腔性质有所不同。波斯----阿拉伯体系把一个全音分为四个等分(十二平均律分两个等份),这样二度音程就可分为小二度(2/4全音)、中二度(3/4全音)、大二度(4/4全音)和增二度(6/4全音)四种。带腔的音主要用在构成中二度和增二度的音上,此时这个音在1/4--2/4全音的范围内向上或向下游艺,有人称为“颤抖音”也有人叫“润音”。对不熟悉这个体系的人来说,可能会产生“音不准”的感觉,其实正是这种所谓“不准的音”给音乐带来神韵。在采用这一体系的民族中,音乐的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这种音体现出来的,能否出色的演奏或演唱它被人们当成衡量歌手、乐手水平搞下的一个重要标准。
- 上一篇: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十三) [2018-05-15]
- 下一篇:中国少数民族音乐(十一) [2018-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