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舞蹈音乐(24)
3、蒙古族民间舞蹈的新发展
新中国建立后,内蒙古人民安居乐业,工业、牧业、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先后在内蒙古建立了艺术院校、歌舞团以及各地的文化轻骑兵----乌兰牧骑。创作和表演了艺术都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文艺工作者创作出许多优秀的音乐、舞蹈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内蒙古人民新的生活,表现了人民群众新的思想感情,其中有的作品在国际国内重大的比赛中获奖,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鄂尔多斯舞》(贾作光编舞,明太作曲)便是典型的一列。舞蹈描述了解放以后鄂尔多斯高原人民愉快、幸福的生活,表现了他们健壮彪悍的形象和坚强勇敢的性格。
蒙古族舞蹈的表现内容总是同生活密切结合的,题材多表现草原、骏马、鹰、雁、挤奶、摔跤等。随着舞蹈事业的发展,表现的手段在不断扩大,优秀作品陆续问世,自50年代以来,除《鄂尔多斯舞》外,还有《马刀舞》《牧人舞》《雁舞》《盅碗舞》《筷子舞》《挤奶员》《摔跤舞》《喜悦》《海浪》等,这些作品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蒙古族人民新的生活风貌。
七、维吾尔族民间舞蹈音乐
新疆在祖国的西北边陲,约占全国面积的1/6,是全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天山山脉横贯其中,将新疆分为自然风貌迥然不同的南疆和北疆两部分
新疆是西北少数民族最集中的地区,有十几个民族的人民在这里共同生活,他们是维吾尔、汉、哈萨克、回、柯尔克孜、蒙古、塔吉克、锡箔、塔塔尔、乌兹别克、俄罗斯、满、达斡尔等民族。
维吾尔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大部分在天山以南,其余散居全疆各地。“维吾尔”是本民族的自称,意思为团结、联合。维吾尔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信仰伊斯兰教。
在汉代,称甘肃玉门以西、葱岭以东,包括中亚的一些地区为西域,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了中原通往西方的商路,即丝绸之路,丝路促进了中原与这些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
- 上一篇:中国民间舞蹈音乐(25) [2024-11-20]
- 下一篇:中国民间舞蹈音乐(23) [2024-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