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舞蹈音乐(28)
演奏“赛乃姆”和“赛奶凯斯”时,其节拍重音往往在后半拍或小节的最后一拍,这种击奏方法扎实有力,与舞蹈动作的滑冲步结合时,使滑冲的动作更为有力,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在高潮时,小手鼓常被鼓手高举过头用全掌猛击,效果强烈,加上人的呼喊声,使人们的情绪十分高涨。舞蹈做多郎齐克提麦节奏时,微颤是它的主要动律,小手鼓在奏齐克提麦节奏时,随着节奏使鼓內缘上的小铁圈不断发出“锵锵”的声音,与微颤的动作密切配合,形成了多朗舞特都有的动律。
八、朝鲜族民间舞蹈音乐
中国朝鲜族主要居住在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毗邻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其余部分散居在吉林省、黑龙江和辽宁省境内。他们是从明、清以来陆续从朝鲜半岛迁来的,特别是19世纪60年代以后迁入中国境内的就更多了。朝鲜语属于阿尔泰语系。
朝鲜的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是在朝鲜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中国、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的乐舞精华,逐步形成为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的。其特点是曲调流畅、委婉抒情、含蓄内在。
中国朝鲜族的民间音乐与朝鲜半岛的民间音乐同出一源,一脉相承,只是前者与其居住地区的汉族及其他民族的民间音乐结合得更为紧密罢了。
朝鲜民族自古以来能歌善舞,朝鲜的民族音乐遗产是极为丰富的,它们具有悠久的传统。中国自隋唐以来,高丽乐一直是宫廷的七部乐、九部乐、十部乐之一。在《后汉书》中有如下记载:“扶余以腊月祭天大会,连日饮酒歌舞,名曰迎鼓。”
《三国志·魏志·东夷传》扶余条中谈到:“行道昼夜无老幼皆歌,通日声不绝。”从这些记载中可看出当时朝鲜的歌舞盛况。
1、朝鲜歌舞音乐的一些特点
朝鲜民族的音乐、舞蹈的风格特点往往与水稻种植及鹤的形象有关。
朝鲜民族以及农业经济为主,以水稻种植为主要内容,与农耕生活紧密结合的“农乐舞”便是农耕文化的一种体现。古代朝鲜农业大丰收后,人们要聚在一起饮酒歌舞,后来逐渐发展成为农忙季节农民互相组织中的一种娱乐活动。农乐舞的表演者往往即是舞蹈者,有是器乐演奏者,由一名持小锣的舞者指挥。农乐舞是朝鲜族最有代表性的舞蹈,其音乐称为农乐,由12段不同长短的曲调组成。音乐情绪极为火热、欢快,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 上一篇:中国民间舞蹈音乐(29) [2024-12-16]
- 下一篇:中国民间舞蹈音乐(27) [2024-12-03]